发布时间:2019-03-15 13:46
导读
看腰椎间盘突出早期症状
1、腰疼:腰痛是常见、容易被察觉到的临床表现。多数表现为腰部持续性钝痛、牵扯样痛,久坐、久站时发作,平卧时减轻;另一种为突发的腰部痉挛样剧痛,难以忍受,需卧床休息,此症多是椎间盘纤维破裂。
2、脊柱侧弯:有的患者腰痛伴有脊柱侧弯,而没有腿痛的症状,这种情况也应考虑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前期症状。
3、腰易扭伤:有的人往往没有什么大的运动,只是弯腰拿了点东西或洗脸或起床叠被就突然发生腰扭伤,休息几天或热敷或口服止痛药,疼痛就能消失,患者常常以为是肌肉拉伤或肌纤维炎,而不认为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信号。
聊通督益肾原理
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当于中医的“腰痛”、“痹证”的范畴,以腰痛为主要临床表现,可引发坐骨神经痛,临床表现为腰痛向下肢放射,病程较长,治疗难度较大。
在经络上,腰脊属督脉,腰之两侧属膀胱经。足太阳膀胱经经脉与足少阴肾经经脉相表里,肾经、膀胱经和督脉相通。膀胱经夹脊抵腰,贯臀入腘;督脉为诸阳之会,阳气虚衰,肾经亏损,命火式微,若感外邪,风、寒、湿可乘虚而入,致血瘀气结,导致腰痛发生。怎么治?《灵枢 · 九针十二原》指出:“通其经脉,调其血气”。
商建军主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,有虚有实,虚为肝肾不足。其虚既有阴虚,也有阳虚。中医学认为,肝主筋,肾主骨。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,则导致人体肝肾亏虚,筋骨失养,从而产生疾病,此实为“瘀血阻络”。瘀血的成因,或外受风、寒、湿邪,闭阻经络;或外伤筋骨,致气血不和,脉络瘀阻。内外合邪则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产生。治疗上单纯靠中药治疗,一般很难迅速取效。
治疗上,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产生的原因,商建军主任采用“补”与“通”结合的选穴和针刺手法。所用“补”穴,有肾俞、八髎,少补肝肾阴阳之不足;“通”穴,有通督八穴,可通达阳气,活血化瘀,通络合营。同时,兼有补益阳气的功效。通补结合,可取得明显。